在这世道,谈起高考,人们往往只看到那冰冷的数字,仿佛分数高低便是人生唯一的衡量尺。谁又能想到,那些数字背后,藏着多少血与汗,拼搏与挣扎?近日五大配资炒股平台,有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,主角是四川宜宾的一个女孩——刘峡君。她高考考了四百六十二分,比四川本科线略高二十余分,却轻松获得清华和北大两所名校的青睐。消息传开,网络上质疑声此起彼伏:凭这点分数,怎配踏进名校大门?背后是不是藏了什么秘密的捷径?
六月末,四川的高考成绩揭晓,宜宾东辰学校的一个班级被推上了风口浪尖。二十三名学生中,有二十二人分数稳稳破六百分,堪称学霸云集之地。而刘峡君,这位“例外”,四百六十二分的成绩,在这群高分学生中显得格外“扎眼”,仿佛是掉队的孤舟。按理说,这成绩刚刚过了本科线,最多只能考上个普通二本。但奇怪的是,班主任看到成绩单那一刻,竟激动得跳了起来,椅子险些掀翻;校长和数学老师也纷纷围拢过来,笑得合不拢嘴。
展开剩余78%这究竟为何?刘峡君的“秘密”,就在于她另一个身份——国家级短跑健将。清华和北大对高水平运动员有一套特招政策,只要文化课成绩达到本科线的百分之六十五,约三百零五分左右,便可获录取资格。刘峡君的文化成绩比这标准高出一百五十多分,简直是“超额完成任务”。更令人咋舌的是,她的体育成绩远超清华北大的专项标准。换句话说,这四百六十二分,并非“低分”,而是她在文化课和体育两条赛道上,跑出了双重优异的成绩。
刘峡君的故事,得从她还是个小学徒时说起。2018年,她参加资阳市运动会女子一百米比赛,以十二点八九秒破纪录夺冠,成为资阳首位突破十三秒的“女飞人”。此后,她被四川省田径队相中,名教练叶虎亲自指导,一步步由市队晋升省队,再进国家队。2020年,她在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摘得女子一百米冠军,二百米亚军。2021年,她在全国学生运动会女子一百米摘铜,成绩为十一点八八秒。随后在亚洲U20田径锦标赛上,不仅赢得个人一百米银牌,还作为接力第一棒助中国队斩获4×100米接力金牌。今年,她在全国田径大奖赛首站预赛中跑进十二秒,半决赛更创佳绩,达到了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。在青岛站,她与队友又夺得女子4×100米和男女混合4×100米双料冠军。
这些成绩的背后,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与坚持。每日二十组冲刺训练,脚底磨破出血,她贴着创可贴继续奔跑;训练场上,汗水湿透衣衫,伤痛成了家常便饭。教练感叹道:“这姑娘表面甜美,骨子里却藏着一股狠劲。”正是这股韧劲,让她在红色跑道上,跑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。
更令人唏嘘的是,刘峡君还是个复读生。2024年高考,她已被复旦大学录取,且获本硕博连读优厚条件。对许多人来说,这已是顶尖的“天花板”了,但她却不甘心。为何?因为她心中怀揣的目标,是清华和北大——不仅学术顶尖,更有全国最优体育训练资源,让她能在国际赛场上走得更远。为此,她毅然放弃复旦录取,重返高三教室,重新拼搏。
复读生活并不轻松。昔日同学纷纷踏入大学殿堂,她却独自面对书本与训练的双重折磨。清晨的跑道,夜晚的灯光,脚底的血泡尚未愈合,课本的知识点又得硬啃。心理落差更甚——舍弃稳妥复旦,追逐未知的清北梦,须得何等勇气?但刘峡君咬紧牙关,拼尽全力。2025年高考,她拿下四百六十二分,体育成绩稳稳达标,清华北大双双向她伸出橄榄枝。
面对质疑声浪:四百六十二分能上清北?这对那些六百分以上的学霸公平吗?熬夜刷题的我们为何不如她跑两圈就行?还有人执着分数至上,认为特招政策是“走后门”。但真相是,清华北大每年都会招收高水平运动员,目的在于挖掘多元化人才。2025年招生简章明确,考生需同时满足体育专项成绩(国家级健将水平)和文化课最低分线(本科线六十五%)。刘峡君体育顶尖,文化成绩远超底线,她的录取完全合理合法。
刘峡君的“狂”,不是分数离谱,而是她明白自己所欲,并为梦想奋不顾身。她未在题海中苦卷出七百分,却在跑道上奔出十一点五五秒的全国顶尖成绩;她舍弃复旦的安稳,选择复读的冒险,只为更近梦想一步。她告诉我们,成功没有唯一的道路,也无需单一的衡量标准。
人生如跑道,有的人靠分数飞驰,有的人靠汗水突围。愿所有执着追梦者,都能在自己的跑道上,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。愿每一个不屈的心灵,都能在风雨中昂首前行,奔向光明的未来。
发布于:山西省